服務熱線
13911051536
豬的腹瀉是由腸道吸收紊亂引起的,基本特征是黃白痢,它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原因引起或伴有多種疾病的常見臨床現象。那么豬常見腹瀉病有哪幾種,分別都有什么癥狀?如何預防豬腹瀉?
豬常見腹瀉病分別都有什么癥狀?
一、病毒性腹瀉
1、豬傳染性胃腸炎:豬傳染性胃腸炎是豬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為冠狀病毒科的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臨床特征為水樣腹瀉、嘔吐和脫水、可發生于各種年齡的豬。
2、豬流行性腹瀉:臨床上以排水樣糞便、嘔吐、脫水為特征。其病原是冠狀病毒科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
3、豬輪狀病毒病:是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豬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以寒冷季節多發、常與仔豬白痢混合感染,只發生于2月齡以內的仔豬、大豬為隱性傳染。仔豬主要癥狀為厭食、嘔吐、下痢。
二、細菌性腹瀉
1、仔豬黃、白痢: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初生仔豬的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以排黃色、白色或黃白相間的糞便為特征,多發于7-30日齡以內的仔豬,呈地方性流行,發病季節不明顯,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哺乳期仔豬發生黃、白痢,與母豬乳房炎或其它疾病有關,應注意檢查母豬,根據實際情況對母豬用藥進行防治。
2、仔豬副傷寒:仔豬副傷寒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侵害2-4月齡仔豬、無明顯季節性;急性型初期*、后下痢、拉惡臭血便;腹下、耳尖、四肢末端、嘴、尾尖等身體遠端皮膚呈紅色,后期變為青紫色;體溫升高,慢性者*與下痢交替進行,糞便呈灰色淡黃或暗綠色。
3、仔豬紅痢:又稱豬梭菌性腸炎,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3日齡以內的新生仔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嘔吐、排紅色稀糞。一般來不及治療即死亡。
4、豬痢疾:豬痢疾是由豬痢疾蜜螺旋體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常發生于生長發育的架子豬(仔豬和成年豬發病少),發病季節不明顯,傳播緩慢,流行期長,可長期危害豬群,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病初體溫略高,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糞便,常呈膠凍狀。該病藥物治療效果良好,但停藥后易復發,難以根只。
三、母豬疾病引起的仔豬腹瀉
1、母豬產后炎癥引起的仔豬腹瀉:癥狀即母豬產后發生乳腺炎、母豬*、仔豬拉未消化的白色乳塊狀稀便。
2、母豬隱形血液原蟲、霉菌中毒、免疫低下、肝臟損傷引起的仔豬腹瀉:仔豬眼眶發烏、黃色稀便、陰戶;母豬眼眶發青、淚嚴重、皮膚有陳舊性出血點。
四、寄生蟲腹瀉
1、仔豬球蟲病:又稱“十日齡腹瀉",主要引起仔豬10天左右發病,拉酸奶樣臭便,后期拉暗紅色腥臭糞便,一般*無效。
2、腸道寄生蟲性腹瀉:如鞭蟲、結蟲、蛔蟲等引起的豬持續腹瀉、漸進性消瘦、腹瀉有腥臭味,剖檢腸道里可見蟲體。
五、應激性腹瀉
常發生于斷奶、轉群、換料后,拉未消化飼料、糞便有氣泡。
如何預防豬腹瀉?
定期檢測:使用賽諾利康生物研發的豬流行性腹瀉抗體快速檢測卡定期檢測豬群是否感染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操作方法簡單,方便快捷,10分鐘出結果,非常適合基層養殖戶使用。做好定期檢測,預防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
1、加強飼養管理,適應生長環境,預防因天氣突然變化而引起的疾病,控制適當的飼養密度,并定期對圍欄進行消毒,以確保圍欄干燥,水箱清潔以及豬只健康好養。
2、做好常規疫苗的免疫工作,建立適合養豬場的科學免疫程序,注意疫苗的保存條件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3、快速補充豬的吸收,提高采食量,抗應激等。
4、仔豬在出生當天滴鼻,3天補鐵抗球蟲病的藥物,7日支原體一頭份,食槽5-7天,以防止腹瀉。
5、母豬分娩前后應進行保健和疫苗免疫,以防止仔豬出生后出現腹瀉。
6、另外母豬產程長會造成母豬無乳或者少乳,也會引起仔豬拉稀腹瀉,在母豬產前一周要添加類似加強生產動力的藥物,縮短母豬產程,減少拉稀。
上一篇:沒有了